阳光雨露 哺育新苗!梅州文旅部门持续擦亮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
“噢嘿……”一句清脆婉转的阳光雨露园育客家山歌教学示范从梅县区扶外小学的校园内传出来,热闹的活动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起来……这是哺育部门我市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苗新苗九游我市文旅部门依托客家山歌传承推广,梅州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文旅持续擦亮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持续擦亮如今,山歌在梅州的进校许多中小学,许多学生都能吟唱客家山歌,活动不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品牌山歌“新苗”。
厚植土壤“种新苗”
暑假期间,阳光雨露园育记者走进市文化馆,哺育部门九游沿着楼梯往上走,新苗新苗朝着声音的梅州源头寻找,在一间教室里,文旅身穿橙色练功服的“幼苗”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压腿练功。尽管当时天气十分炎热,但教室里孩子们上课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
第十二届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开班。(市文化馆供图)
小朋友们有渠道有场所免费学习客家山歌,得益于我市每年举办的梅州市客家山歌双工程-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分暑期班和一年制班。2021年9月11日上午,梅州市文化馆第十二届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一年制)迎来开班。“报名人数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届山歌幼苗培训班共有600多名小朋友参与报名,经过一系列环节的面试,共有78人脱颖而出成为暑期班新学员,是山歌幼苗培训班人数最多的一届。暑期班考核结束后,40名学习认真、表现良好的‘幼苗’将被吸纳进一年制班。”梅州客家山歌市级传承人、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教学总负责、授课老师赵文有介绍说,截至2021年8月,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已连续举办12届,培养出1154名学员,在梅州市乃至省内、港台等客属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吸引越来越多的适龄少年踊跃报名。许多小小少年肩上主动担起了传播客家传统艺术的责任……
引入活水“润新苗”
客家民俗歌舞节目《唱山歌》、梅江区风眠小学客家山歌小戏《凤鸣的秘密》、江南育才小学客家山歌小戏《红纸鹞》……2021年5月22日,以“童心永向党,文化共传承”为主题的戏曲晚会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拉开帷幕。
山歌剧《红纸鹞》演出剧照。(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凤鸣的秘密》剧照。(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精彩演出的背后,是我市坚持“先示范,后推广,再普及”原则,推进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选定试点学校进行培训和示范演出等方式,目前已深入城北中学、江南小学、林风眠小学等6间学校开展客家山歌和客家山歌剧的培训和演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在梅州20间学校进行示范演出,培训音乐教师46名,派遣业务骨干助学支教122人次,培训学生7190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编撰《客家山歌与客家山歌剧》《梅州七县原板山歌》《客家小调》等授课材料,我市文旅部门还创新传播方式,打造《听山歌—倾听客家天籁》小程序,进一步推进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走进未成年人和家长的日常生活。
实践历练“壮新苗”
“噢嗨!(咿溜啊)阿叔,(个)有好山歌,(哇)你都溜(哇)溜等(哪)来。(哟)(嗨)……”2021年6月26日晚上,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剧场里山歌嘹亮,市文化馆第十一届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一年制)结业汇报晚会举行。
市文化馆第十一届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一年制)结业汇报晚会上,学员合唱山歌号子《有好山歌溜等来》。(市文化馆供图)
从刚开始的害羞胆怯转变到舞台上熠熠生辉,“新苗”们不断在多样化、高品质的平台中得到实践历练,最终用亮眼的舞台表现展示着他们一路成长的蜕变。“近年来,我们通过外出演出、组织内部比赛、参加比赛等方式,不断激发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不定期安排教学采风活动、观摩演出,还到各民居、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问,让‘新苗’们在体验中感知客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内部“造血”+外部“输血”亦为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增添了发展的“双翼”。近年来,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剧场展演、送戏下乡、山歌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持续开展惠民公益性演出,让未成年人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播下“非遗”的种子。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540余场,受惠观众累积超30万人次。
文/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罗欢欢
- ·DeepSeek审核|“真乡”平台:广东县域农文旅融会的紧张引擎
- ·“五一”不停歇!梅龙高铁项目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 ·春播完成!梅州逾173万亩土地披上“绿衣”!
- ·梅州市邮政行业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扫黄打非”宣传活动
- ·粤桂相助赋能新农人!破费相助品牌孵化班将于3月17日开班
- ·梅州两部邮集,获镀金奖!
- ·美妙歌声中,相约望月台!梅州日报社团支部联合多单位开展五四活动
- ·“印象老梅州”张耿平油画作品展开幕, 将持续至5月11日
- ·罗锡文院士:要加大智慧农机推广力度
- ·火炎焱!这个“五一”假期,嗨购在梅州→
- ·接待游客111万多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7.82%!“五一”假期梅州文旅市场火热
- ·传“五四”薪火,担交通使命!梅州市交通运输局这活动,点赞!
- ·年均超亿亩!全球增绿最快最多 我国“绿色家底”不断增厚
-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我市职业教育对接重点产业发展情况:深化校企合作 扩大订单式培养
- ·梅州市邮政行业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扫黄打非”宣传活动
- ·致敬劳动者!“五一”假期,他们谱写劳动赞歌,守护群众平安!
- ·国台办:解放军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
- ·梅州市艺术学校获得一等奖!2022年广东省学校国旗护卫队展示交流活动决赛举行
- ·重点关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复苏!国泰君安证券梅州2023年夏季投资策略报告会干货满满→
- ·硬橙!五华县第一小学足球队勇夺全国冠军
- ·跨“粤”山海的她们,撑起美不雅“疆来”半边天
- ·“五一”假期全市平安有序!全市刑事警情及交通事故同比分别下降2.4%、58.97%
- ·周五有戏!5月12日晚,梁素珍大师传戏专场演出开启!
- ·10家市级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获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资助!
- ·从牧场到餐桌,玩转八大菜系,一头牛的怪异道路‖上桌啦
-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临床研究基地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揭牌